|
朱子问天 朱子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了博大精深的理学思想体系,把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著作。但你知道吗,其实朱子的父亲一开始并不希望他成为一个学者呦! 朱子出生三天后,按照宋代的风俗,举行了“洗儿”典礼,就是给新生儿洗澡并接受亲友的祝福。在这天,朱松做了一首诗表达他对朱子以后的期望: 行年已合识头颅,旧学屠龙意转疏。 有子添丁助征戍,肯令辛苦更冠儒。 大意是:希望朱子以后能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将士,不要成为一个只会读书做学问的儒生。这里的“更冠儒”是借用汉高祖刘邦曾把儒生帽子摘下来当尿壶的典故。当然这也与此时朱松的心境有关。朱子出生的时候,朱松正经历人生中的低谷,他这时因在朝中激烈反对与金朝议和而辞官,借住在尤溪郑安道家。愤恨不干与寄人篱下的愁苦,让朱松感觉自己作为儒生的无助与无力,他有时会幻想自己是一名征战沙场的将领,带领无数的仁人志士反抗侵略、收回故土??上质凳撬皇且幻б獾摹⑹治薷考χ?、空自慨叹的儒生而已,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从军杀敌,保家卫国,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望。 不过,之后发生的一件事,使朱松的这种观念发生了转变。 那是朱子五岁时候的一个中秋夜晚,一家人在庭院里赏月。与往常一样,朱松给朱子讲了一些神话故事与忠臣义士的事迹。 朱子听得很入神,不时的问这问那。在赏月的间隙,朱子突然问道:“月亮在天上,那天的上边还有什么呢?” 天地有无边际是当时儒家学者们喜欢探究的问题,朱子曾听人提起过天地无边的道理,所以也引起了他的思考。他一直觉得天地就应该像房子有墙壁一样,虽然创造了一个独立的空间,但墙壁的外面总是还会有其他东西的。当然由于此时朱子的年纪还太小,无法深入理解学者们所争论的天地有无边际里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听朱子突然问起“天地有无边际”的问题,朱松感到很诧异。他隐约觉得朱子对理学是有“慧根”的。尽管他此时认为朱子这么问可能纯粹出于小孩子的好奇,但朱松并没有觉得朱子幼稚,而是用通俗简短的语言将当时持不同观点的学者们对这个哲学问题的观点说给朱子听,然他自己去辨别、思考。 从那之后,朱松便开始为朱子讲解儒家的“为学之道”与儒家经典著作,所以朱子在没有上学之前已经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启蒙。而且在之后送朱子入学读书时,朱松也写了一首诗,有“故乡无厚业,旧箧(qiè)有残书。夜寝灯迟灭,晨兴发早梳”的句子,勉励朱子用功读书,以便成家立业,早日有作为。这其中流露的情感已经与“洗儿礼”时完全不同了。也正是在朱松的教育与鼓励下,朱子才有了此后得一番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