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题三首(其三)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第三首诗里,人又重新出现在自然景观之中了。这次,他不是在观察自然,也不是在被自然的力量所震惊,而是主动融入自然,在自然中随性游玩。全诗每句都有对人的描写,而且每句中对人的描写都是对上一句中人的状态的否定。 随着流水徒步而行,想要寻找这条溪的源头。可是,到了源头却又一阵迷茫。至此,我才知道真正的源头是找不到的。而明白了这一道理后,我便拄着手杖,拨弄着这缓缓流淌的溪中之水花,开始随意地玩起水来了。 开始说寻觅溪流的源头,这是重复组诗第一首的那种观察、认识、思考自然的“格物”方式,就是要找到现象背后的源头??墒?,在第二首诗中,这种认识自然的方式其实已经被朱子否定了,就是大自然自有其发展的规律,也就是古人说的“道”,是不能只通过观察现象而被认识的。所以,朱子在这首诗的第二句里也对这种方式进行了否定:找到了溪流的源头,又怎么样呢?还是感到一阵茫然。第三句话更说,原来溪流真正的源头是找不到的,因为要想彻底认识和把握自然,不能站在自然之外去观察的,而是要参与到自然之中去。诗的第四句话就描绘描绘了一张朱子参与自然的景象,就是在溪边玩水,用心去感受自然的美。这一组的三首诗层层递进,讨论的其实是人对待自然应该持有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