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黑瓷的收藏与鉴赏”专辑共分五集,简要介绍建窑黑釉瓷器的器形种类、造型及胎、釉特征。本集梳理建窑瓷器的各类款识。
建窑瓷器的款识大多刻划或模印在建盏底部,少数刻划在厘钵或厘钵盖,垫饼锤上,或墨书在青瓷、青白瓷的碗底上;此外,垫饼上也发现大量款识。大致可分文字和符号及其他类。
大致又可分贡品铭、姓氏和数码等类。 贡品铭类:常见镌刻的“供御”和模印的“進琖”铭,其中“供御”款又较“進琖”款更为常见;近年来也发现部分镌刻的“進琖”和模印的“供御”标本。 此外,还发现“御”“聖”(圣)等铭文款,此类器应是专为宫廷烧制的器皿。 姓氏类:姓氏款已发现“李”“孟”“张一”“王”“杨”“陈”“陈七”“詹”“叶”“金”“池”等。 数码类:已发现数量词“二”“三”“四”“六”“七”“九”“十”“十三”“廿”“廿一”“廿九” “卅”“卅一”“卅二”“卅五”“二合”“三合”等。 年号款:目前已发现“雍熙”(北宋太宗年号,公元984—987年)、“至道”(宋太宗年号,公元995—997年)、“治平年三月”(北宋英宗年号,公元1064—1067年)、“大观二年四月十八日”(公元1108年)、“大中祥符四年冬”(公元1011年)、“政和元年辛卯岁六月初”(公元1111年)、“绍兴十二?(应为‘年’字(公元1142年)、“淳熙乙已年伍?(月)”(公元1185年)、“淳熙十二年八月初十八日”(公元1185年)、“靖康元?(应为‘年’字”(公元1126年)等。
发现“≠”“X”等类。
已发现“新窑”“监匠”“公”“得?(备?)”“珍”“宝”“甫”“东嶽”(东岳)“官”(宋黄庭坚《和答梅子明王扬休点密云龙》诗中写道“二月常新官字盏”,此诗中的“官字盏”是否与窑址出土的“官”字款建盏有关,还有待考证)等。此外还有“正”“禾”“茶”字铭等。
上述款识既有贡器铭,也包据窑主或窑工的姓名、产品的数量成其他特殊标记。反映了建窑手工业的生产状况和瓷器制造业中强烈的商品竞争,也说明建窑虽为民窑,但具有“民窑官用”“官搭民烧”的性质。其地位比一般的民窑要高出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