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塑同样的物品,用豆腐雕刻比用玉石雕刻更难,因为材料的脆弱大大提升了雕刻难度?!备吹┐笱а芯吭卑闹邢蚣钦咝蜗蟮孛枋隽耸褂枚氲继逵氪彻杌氲继逯圃煳⒋砥鞯哪讯惹稹<钦?日从该?;裣ぃ蚴卓罨诙氲继宀牧系?2位RISC-V架构微处理器“无极”登上《自然》杂志?!拔藜庇筛吹┐笱е芘?、包文中团队打造,是目前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二维半导体微处理器。 此前,国际学术界与产业界经过10余年攻关,已成功制造出只有数百个原子长度、若干个原子厚度的高性能基础器件。而将这些“原子级精密元件”组装成完整的集成电路系统,却始终受困于工艺精度与规模均匀性的协同良率控制难题。 经过5年技术攻关和迭代,研究团队在该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巴ü灾鞔葱碌奶厣晒ひ眨藜删骞艽?900个,实现了二维逻辑功能全球最大规模验证纪录?!敝芘羲?。 “无极”的工艺流程非常复杂,参数设置依靠人工很难完成。周鹏说,团队创新开发了AI驱动工艺优化技术,通过“原子级界面精准调控+全流程AI算法优化”双引擎,实现了从材料生长到集成工艺的精准控制,可以迅速确定参数优化窗口,提升晶体管良率。 通过概念验证后,“无极”正在计划进入中试阶段。据介绍,在“无极”的电路集成工艺中,70%左右的工序可直接沿用现有硅基生产线成熟技术,而核心的二维特色工艺也已构建包含20余项工艺发明专利,结合专用工艺设备的自主技术体系,为未来的产业化落地铺平道路。 周鹏介绍:“在待机条件下,3微米尺寸的二维半导体和28纳米尺寸的传统半导体耗能是一样的?!闭庖馕蹲旁谕笮『凸婺5那榭鱿?,二维半导体处理器耗能将大大低于传统处理器。 周鹏还表示,二维半导体将会与传统的硅基半导体长期共存互补。从远期来看,二维半导体微处理器会沿用传统微处理器的设备接口等,能直接应用于各种传统应用场景。“无极”采用的RISC-V是一种开源的计算架构。“我们相信,它将会对我国相关产业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彼?。(冯妍 记者王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