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时节,延平区洋后镇大禄村千亩茶籽林绿浪翻涌,村民们正在对不久前完成茶籽采摘的茶树进行包裹,在保湿促活的同时减少病菌的侵入。 “过去,大家守着好山好水,油茶却卖不出好价钱,现在公司带着技术上门,指导我们种植,不仅茶园的产量翻番,茶籽也有了销路,每斤收购价还涨了两块多!”村民刘忠奇抹去额间汗珠,笑容灿烂。 刘忠奇所说的公司,是南平祥寿茶籽科技公司。这家延平本土的科技型企业深耕知识产权创新?;ち煊颍浴靶轮噬Α蔽?,构建起了“技术研发—专利转化—产业升级”的闭环生态。在该公司的全自动冷榨车间,4条智能化流水生产线正在忙碌作业——经过十数道工序淬炼,拥有十余项专利的天然茶籽油与高端茶籽制品,源源不断发往长三角、珠三角等市场。 “我们自主研发的‘膜脱胶及油酸高效提取’技术,可以让茶籽的出油率从传统压榨的20%提升至30%左右?!惫咀芫砦庀槊鹘樯?,随着近年来高价值发明专利的接连落地,油茶果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利用。以往被视作废料的茶饼被提纯为化妆品级茶皂素,用于茶籽手工皂、面膜、唇膏等深加工制品,真正实现了对一颗茶籽果肉皮渣“吃干榨净”的绿色产业链。 如今,延平区夏道、南山、巨口等乡镇的2.5万亩生态有机茶籽基地均已建成投产,带动周边650多户农民增收,而祥寿茶籽科技公司也先后获评全市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带动作用的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 “我们要把每项专利都变成乡村振兴的‘金种子’,让这些科技种子在秋收时都长成产业的‘金穗’?!蔽庀槊魍虿愕嗔挠筒枭叫判穆厮?。目前,公司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德国柏林大学、中国台湾大学合作组建的专家团队正对茶籽新应用进行研发,山茶油胶囊、红豆杉安神香等十多项专利技术已经进入申请阶段。 山脚下,满载茶籽制品的车辆正沿着蜿蜒公路向不远处的物流中心驶去,俨然一幅绵延不绝的乡村振兴画卷?!拔蠢矗颐墙贫唷ɡ杈啊湮捣缇啊?,让知识产权成为更多产品‘破土孵化’的催化剂?!毖悠角恫ň窒喙馗涸鹑吮硎荆凇翱铺嘏桑狈窕坪椭恫ǖ谋<莼ず较?,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构建起了“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共富模式,通过构建“专利导航+龙头引领+品牌增值”三位一体服务体系,未来的延平将培育出更多像祥寿这样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以科技赋能产业,以创新振兴乡村。(余世照 李韧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