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日下午,武夷山市崇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渐少,医生阙祖兴拎起出诊箱,骑上电动车,匆忙往杨大伯家赶。 “阙医生,您来了!快请进?!毖畲蟛惹榈卣泻糇?。他儿子今年34岁,去年4月份因伤导致腰部以下神经受损,双下肢瘫痪。出院后,在家休养,但下半身不能自主排尿,需要长期使用导尿管。 消毒,检查尿袋……阙祖兴熟练地为患者更换留置导尿管,不到五分钟,就完成护理。他又检查一遍患者身体,然后嘱咐:“平时记得多喝水,保持尿路通畅,翻身时注意不要拖拽尿管?!?/span> “好的,我们都会注意。真是太感谢您了,孩子现在状态越来越好了!”杨大伯发自肺腑地感激。 杨大伯的儿子出院回家卧床初期,由于他缺乏专业护理知识,孩子的臀部、脚踝部出现了大小不一的红斑。如今,在阙祖兴的护理和指导下,症状都已好转。 儿子状态好了,杨大伯也轻松了不少。他家住五楼,以往儿子每个月要定期去医院更换导尿管,“去趟医院真是太折腾了。要雇工把人抬下楼,再打车去医院,然后再抬回来,不仅费时费力还费钱?!?/span> 2024年,崇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出的“家庭病床”建床入户诊疗服务,犹如及时雨,解决了众多像杨大伯这样患者家属的后“护”之忧。 “家庭病床”就是将病床设置在家里,医护人员化被动为主动,定期上门送医送药,让行动不便的人不出门享受“住院”治疗,包括常年不能间断治疗的慢性重症患者,因疾病需要长期卧床或身体衰弱、生活不能自理,且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符合住院条件的患者。医护人员可提供定期上门巡诊、送药、静脉采血、褥疮护理、更换胃管、雾化治疗、康复指导等多项服务内容。 杨大伯得知这项服务后,立即申请将“病床”搬进家。 崇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对杨大伯的家庭情况、居家环境等进行评估后,于2024年8月为他儿子建立了“家庭病床”。作为崇安街道“4+N”全民健康服务团队医护人员的阙祖兴也就此开始上门医护服务,每周上门为杨大伯儿子进行身体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同时,他也教家属掌握如何识别褥疮以及正确帮助患者翻身、皮肤护理、持续导尿等日常护理知识。 “那我先走了,有什么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便谧嫘送瓿苫だ砉ぷ骱?,背起出诊箱,出发去下一位患者家?!拔颐桥芘芡?,能让病患和家属省这么多事,很值得?!便谧嫘怂?。(林李冰 王鹏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