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小小讲解员”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感 11月22日,武夷山市洋庄老区学校的上空,飘荡着嘹亮高亢的歌声,30名学生身穿红军服、头戴红军帽从这里出发,重走红军路,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与伟大。 洋庄乡大安村是闽北革命老区,这里曾经是闽北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至今仍保留100余处革命遗(旧)址,红色文化底蕴深厚。作为老区学校,2004年起,洋庄老区学校便开始开展“重走红军路”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至今已有二十年。 据悉,今年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以“重走红军路,?;つ盖缀印嘈南虻?,只此青绿”为主题,增加了多项内容,让学生在“行走”中感悟,在感悟中精神明亮、蓬勃生长。 “在往年重走红军路的基础上,今年增加了?;つ盖缀有卸?、非遗竹编文化体验等内容,培养学生红色精神的同时,也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文化自信?!毖笞锨8毙3ぢ扌窠樯埽庑┗疃唤龇岣涣搜目斡嗌?,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爱国、环保和文化的种子。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疃碧烨宄?,学生们从学校出发,沿着红军曾经走过的道路,徒步往大安村前进,一路追寻着先烈们的足迹,真切感受那段革命岁月的艰苦卓绝。途中,学生们还积极参与了“?;つ盖缀印瘛纪讲健崩謇硇卸?,用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 历经两个小时的跋涉,“小红军”们抵达目的地大安村?!按友W叩秸饫?,已经让我们大汗淋漓。当年红军在艰苦的条件下,还要爬山涉水,走完那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路,实在是令人惊叹?!毖煳涸蟾锌?,如果没有老一辈人的奋斗,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在大安红军遗址和纪念馆,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准备讲稿等方式,了解闽北苏区的历史背景,并化身为“红色小小讲解员”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感。 在大安红军礼堂里,在非遗竹编传承人的教授下,学生们亲手制作竹编工艺品。一幅幅红色主题作品的诞生,既让学生们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加深了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之后,学生们认真聆听了“红二代”讲述老红军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就这样,红色信仰的种子在祖国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生在红土地上,成长在红旗下。洋庄老区学校依托本地红色资源,连续二十年开展“重走红军路”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未来学校将继续对英烈事迹和红色精神进行传播。(林李冰 王霞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