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北地狭人稠,为了谋生,许多人都有一技在身,雕版印刷、造纸、制墨、烧瓷等手工业得以迅速发展,这些产业多集中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去年,建阳区成功入选“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这背后是建阳区自觉以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自强为己任,以文化铸魂,明确文化事业在全区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定位。 建阳于公元205年置县,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千年的文化积淀,素有“七贤过化之乡”“南闽阙里”之称,是理学文化、法医学文化、黑瓷文化、印刷文化和茶文化的孕育地。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朱子、宋慈、建本、建盏”为代表的四大文化名片。 建阳区委书记谢启龙表示,建阳区全面融入“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建阳—武夷”新南平核心,立足“崇阳溪百里画廊、麻阳溪千载文脉”,不断提升游客转化率;创新推出“茶香在武夷、书香在建阳”等差异化旅游路径,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均增长40%以上。 朱子文化:传承千年不褪色 说起建阳,就离不开朱熹这位被誉为后期儒学集大成者。他在建阳建立的第一所书院是为母亲祝夫人守孝期间所创办的寒泉精舍。 建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赖贞明说:“这里体现了朱子文化中所崇尚的‘孝文化’,同时朱子还在这里编写了《近思录》,为后世学子确立道统。” 寒泉精舍坐落于莒口镇马伏村。去年8月,莒口镇依据朱熹《朱子大传》中的记载,对寒泉精舍遗址进行修复,以还原茅草屋形式,再现了朱熹当时的生活场景。修复后的寒泉精舍文化园总占地面积达2700平方米,建设有寒泉精舍、敬萱堂、仪门、门卫房等建筑及配套绿化景观,结合应用了现代技术构建情境,重现朱子的生活场景。此外,还结合“朱子在莒”佳话典故,打造了以“寒泉精舍—云庄书院—马伏十景”为主线的“朱子文化‘莒’游”品牌旅游路线。 莒口镇党委书记周天翼表示:“寒泉精舍文化园是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上一处重要的文旅景点。修复寒泉精舍,打造游学研学基地,希望把朱子的思想文化更好地传承下来、弘扬出去,促进建阳文旅发展?!?/span> 朱子创建的最后一所书院则是在建阳城西考亭,也名考亭书院。宋理宗于淳祐四年(1244年)御书匾额“考亭书院”。朱子在考亭书院期间,著述讲学,吸引汇聚了不远千里负笈而来的学者,形成了影响深远的“考亭学派”。 建阳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余剑飞表示,建阳区借此重点打造考亭片区,培育文化旅游拳头产品,累计投资25亿元,建成考亭书院、建盏文创园、武夷梦华录、观书园、文公堤等21个重点项目;推出互动式朱子文化展演、非遗美食体验、宋代点茶表演、建盏拉坯等新业态;举办大武夷赶山节、朱子祭祀大典等特色文旅活动。考亭村实现由普通行政村到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华丽蝶变,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