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台台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碎秆,伴随着阵阵机器轰鸣声,一株株沉甸甸的稻穗变成金黄饱满的稻?!锸帐苯冢呓=ㄊ∧掀绞衅殖窍靥锛涞赝?,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稻香。 “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钡卮γ霰鄙角钠殖窍厮赜小案=覆帧泵烙磕晁静ブ置婊榷ㄔ?2万亩以上,总产量约20万吨。眼下,浦城县的7万多亩再生稻陆续进入成熟期。 再生稻是种一茬收获两次的水稻,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水分、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下,再长一茬水稻,再收一季稻谷。最近几天,趁着天气晴好,浦城县石陂镇申明村种粮大户陈兆武正在忙着收获第二茬水稻。 “现在再生稻种植、收割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今年8月中旬收获第一茬水稻,亩产750公斤,二茬稻差不多可以收300多公斤,加起来亩产超过一吨?!狈崾赵诩?,陈兆武笑容满面。 从2020年2月试种以来,陈兆武种植的再生稻面积已经从1000亩增长到如今的3500亩。在他的带动下,石陂镇已有100多位农户加入再生稻种植队伍,种植面积超过1.5万亩。 “看到秧苗插得稀稀拉拉,起初还有点‘怕’没产量。”年过花甲的石陂镇案山下村村民邱和是种植水稻的“老把式”,抱着试一试的态度,2021年他试种了30亩的再生稻。试种的效果出乎他的意料,“一次插秧、两次收获,不仅省工省时省力,而且产量还比单季稻高?!钡诙辏窈途桶言偕镜闹种裁婊┐蟮搅?0亩。 再生稻高产背后,离不开科技助力。何时育秧插秧施肥、怎样提前预防病虫害、如何做好水肥管理……浦城县临江镇种粮大户马芳华说,在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和浦城县农技人员的帮助下,他种植的再生稻亩产已从2018年的875公斤提高到了2022年的1025公斤;亩产纯利润也从原先的100多元提高到现在的700多元。 “老陈,现在是短生育期油菜播种的关键时期,要抓紧时间平整土地、施肥、播种?!苯拥狡殖窍嘏┮蹬┐寰峙┘颊菊境ぁ⒏呒杜┮帐χ@虻牡缁昂?,陈兆武就马上着手安排农机手播种油菜。 开沟、起垄、播种、覆土、施肥……经过多道工序,一垄一垄油菜播种完成?!岸躺谟筒?1月播种,第二年4月就可收割,不影响再生稻播种。”陈兆武介绍,从去年开始,在浦城县农技人员引导下,他采取“稻+油”轮作方式错峰种植,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浦城县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刘永斌说,今后浦城将继续加大对再生稻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土地规模流转,力争到2025年全县再生稻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以上,更好带动群众增收、乡村振兴。 (新华社福州11月5日电) 作者:□新华社记者 张华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