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学者共话“科技发展与人权保障”
2021-09-28 10:55:32??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肖练冰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8届会议“科技发展与人权保障”云上边会26日在北京举行?;嵋橛芍泄巳ㄑ芯炕嶂靼?,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承办,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围绕科技发展对人权?;さ拇俳胩粽?、数字时代的人权保障、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法律规制等主题展开研讨。 “近年来,中国不断健全法律法规,为保障公民个人信息权、隐私权、财产权等权利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推动科技发展与人权保障形成良性互动?!敝泄ù笱3ぁ⑷巳ㄑ芯吭涸撼ぢ砘车滤?,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两者的本质都是追求人的自由和发展。 维也纳世界人权大会原协调员约翰·佩斯认为,应进一步研究信息技术的人权风险,在国家和国际社会层面对信息技术的人权风险进行规制,在积极推动相关领域企业履行人权?;ぴ鹑蔚耐保嵘堑娜巳ㄒ馐逗驮鹑我馐?。 中国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古德蒙德·阿尔弗雷德松表示,科技为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活动创造了诸多便利,人权事业也从中获益。需要进一步制定国际规则、加强团结协作,共同预防并阻止可能发生的侵权问题。 “智能时代,个人从‘自然公民’过渡到‘数字公民’身份,也面临着被算法‘编程’的严峻挑战?!被ù笱Ы淌诼沓ど皆诜⒀灾刑岢觥笆秩巳ā钡拿?,认为保障公民数字权利,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控制数字风险,强化对数字平台的权力规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教授姚佳在发言中说,?;じ鋈诵畔⒂Φ奔岢忠浴翱墒侗稹蔽鸨曜?,确保个人在信息处理活动中享有知情权、决定权、查阅复制权、可携带权、更正权、删除权等多项基本权利。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程莹表示,社会各方面对于算法推荐等新技术新应用高度关注,对相关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信息骚扰、“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反映强烈。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姿含认为,应协同推动个人信息?;し?、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有效实施,从而在自动化算法决策处理个人敏感信息时,形成“全流程?;ぁ?。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孙萌表示,中国高度重视处理科技发展与人权保障的关系,在5G等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为参与制定国际技术标准提供了坚实支撑。同时,我国应更加深入参与科技发展中的人权标准构建,推进全球科技发展与人权治理相得益彰。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