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点茶漂洋出海
2018-01-26 09:12:17??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王江江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相关链接 点茶其事 在茶文化兴盛的今天,风靡宋代的点茶之法却鲜为人知,甚至几乎绝迹,如今,人们只能从南宋刘松年的《撵茶图》印证宋代点茶的具体过程。整个画面娴雅生动,充分体现宋代文人雅士茶会的风雅之情和高洁志趣,是宋代茶饮的真实写照。 何为点茶?点茶,包含制茶的技艺和饮茶的艺术,是一门艺术性与技巧性并举的技艺,也是宋代发达的茶文化集大成的体现。点茶始于唐兴于宋,唐代更热衷于煎茶法,入宋以后,斗茶兴起,发展成为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喜爱的风雅趣事。宋徽宗认为点茶是“盛世之情尚也”,他技艺高超,经常用建盏点茶宴请群臣,更是将所得妙处全部写进了他的茶著作《大观茶论》中。 点茶法是宋代斗茶所用的方法,在宋代达到顶峰,成为时尚风潮。点茶技艺十分讲究,工序也很复杂。宋徽宗说:“点茶不一。”点茶的方法不一样,效果也就不相同。宋代的王公贵族和平民百姓因为阶层不同,所用茶具和点茶方法都有所不同,贵族更为繁杂精致,民间就更加简单些。但是总的来说,点茶的基本流程有烤茶、碾茶、筛末、煮水、点茶、调膏、击拂(题图)、候茶、品茗等。更简单点就是,把茶团稍微捣碎,放入建盏中,继续捣碎,调成胶状,再沿着盏畔环注水,搅动茶膏并用茶宪拂击,再注汤拂击,不断地运筅、击拂、泛花,使茶汤面上浮起一层白色浪花,达到“乳雾汹涌,溢盏而起”。 因宋代茶色尚白,斗茶需要比较水痕,深色釉的建窑建盏浓重深沉的底色衬托越白越好的茶汤,在强烈的视觉反差中强化了它的对比作用,甚至产生了一种动感之美。建盏可以说是为点茶而生的,成为宋代流行的茶具。宋徽宗还在《大观茶论》里说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上。”指明建盏出产的兔毫盏釉色黑,毫毛长,是上佳茶具。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