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空降约茶快餐,免费全国空降同城微信,全国高端外围经纪人预约团队,全国品茶修车资源交流入口

建阳新闻 | 媒体看建阳 | 闽北要闻 | 国内 建阳报 | 文体 | 旅游 | 美食 | 炫彩建阳 | 举报辟谣
专题专栏 | 乡镇 | 视频 | 福建要闻 | 国际 红色记忆 | 古建阳 | 朱熹 | 宋慈 | 建盏 | 互动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建阳新闻网 > 建盏鉴赏 > 正文

建盏:黑釉瓷最杰出的代表

2017-04-05 16:22:11??来源:建阳报  责任编辑:建阳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2016年9月15日,建盏在佳士得拍出近80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古瓷收藏界一片沸腾,许多藏家却毫不吃惊,甚至断言,建盏今后极有可能拍卖过亿。其实,被誉为“瓷坛黑牡丹”的建盏作为黑釉瓷的最杰出代表,又标志着宋瓷的文化高峰,随着人们对宋瓷的爱好日增,再破纪录也不足为奇。

逆向思维创造奇迹

建窑位于如今的水吉镇后井、池中两村周围,以黑釉瓷器闻名。据考证,在晚唐五代时期,建窑仅是一个生产青釉器和黑釉器的普通窑场。在当时看来,建窑所在地的制瓷原料是属于含铁量高的极为普通的低端原料,当地的瓷土、釉石等材料富含铁而难以去除,烧制出来的青釉和黑釉都没有出彩的地方。除铁成为大多窑口制瓷发展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工序,也同样制约着建窑的发展。如果建窑也和其它窑口一样,一直按照传统审美的思路出发,颜色尚清浅,形体尚轻薄,那么,可以肯定建窑建盏不会成为划时代的杰出产品,更不会成为宋代斗茶之首选茶器。

建窑在无任何优势,甚至是劣势的情况下,却反其道而为,充分利用原材料富含铁的特点,专攻黑釉瓷,将不足之处视为长处,并由此创造出高端茶器建盏,是黑釉瓷的发展进程中划时代的奇迹。建盏釉色深沉,形体厚重,器具釉色千变万化,不相雷同,是顺应自然,化弱为优的最具代表性杰出茶器的代名词。建盏的发展是很独特的,是反向思维的代表,也是崇尚自然美的代表,是大巧若拙、大雅若俗的典范。

黑中出彩纹饰天成

成为最具代表性的黑釉瓷,单纯“黑”是不够的,“黑中出彩”是关键。建盏的黑不是一般的黑,而是被称“乌金”、“绀黑”,正是文化高峰时代的皇帝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评价的盏色贵青黑的“青黑”。建盏之所以受到茶家青睐,其魅力更是体现在“黑中出彩”,即黑中的釉面斑纹。如果没有斑纹。即使坯质再好、釉色再黑,建盏也不会有太大起色,则只是普通的黑釉盏,至多不过的高端黑釉盏而已。建盏的神秘之处就是围绕着斑纹进行,建窑的兴衰和它留给后人的许多难解之谜,都隐藏在这些变幻莫测的斑纹之中。

建盏由于其釉水的配方独特,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千变万化的纹彩。其花色品种大致可分为曜变、兔毫、鹧鸪斑(油滴)和杂色釉。兔毫盏是建盏中使用量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品种。曜变盏又叫“曜变天目”,存世仅三件,分别收藏于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大德寺龙光院和大阪的藤田美术馆,其中尤以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的曜变建盏,被誉为“天下第一”珍品,日本人视之为“国宝”。

真正认识建盏斑纹,不能只观其表面,而应究其本质。斑纹的本质包括构成斑纹的物质和形成过程。建盏釉属铁钙系结晶釉,其釉面斑纹是釉料在高温阶段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后铁氧化物在釉表面层析晶产生的,这些斑纹是在极高温窑火中天然形成的,没有任何的人工痕迹,也就是所谓的“三分靠人,七分靠天”。

宋代是中国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产生的理学以及以文人趣味为主导的美学观点,成为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宋代工艺美学以“简素”、“平淡”、“清雅”为主的基调,贯穿在整个宋代的造物制器的历史中。宋代亦为一个倡文抑武的时代,文人与士大夫的地位随着当朝者各种重用文人的政令制度的颁布与实施而日益提高。文人趣味开始逐渐成为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品位的主流,在斗茶逐渐在文人阶层中被接受并将之视为雅尚之后,作为斗茶的器具应是斗茶文化的具象表现,因而能作为斗茶器具的首选之物——建盏,也当之无愧成为当时文化高峰的代表。

韵味无穷斗茶首选

蔡襄《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斗茶配黑釉盏的目的就是为了以更好地看出白茶沫,但我认为之所以首选建盏应有更深层次的文化追求。在宋代美学中,“韵”这个范畴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霸稀弊钤缡侵干?,后来用于书画领域,而到宋代则推广到一切艺术领域,并且作为艺术作品的最高的审美标准。按照这样的标准,即宋代范温所言“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亡其美”。建盏素雅而别致的釉色,予人有深远无穷之味,特别是“曜变”、“鹧鸪斑”等珍品建盏,观后余意深长,可谓“韵者,美之极”。建盏这种美学韵味与宋代斗茶的兴起在特定的时期产生了碰撞,而产生出灿烂火花,终使建盏在宋代盛行一时。建盏之所以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味,尤以建盏的“韵”令文人趋之若鹜、流连忘返,正是建盏对“黑”的坚守,对“黑的极致”的追求。建窑是似乎用这份执着,这份坚守,用浑然天成的手法造就非陶非瓷,是陶是瓷的“天造茶盏”,正是在默默等待这一伟大的时期,与茶文化的高峰对接,这不得不让人浮想联篇。(张 鸿)

相关阅读:

心情版
更多>>建阳动态
更多>>媒体看建阳
  • 建阳视频
  • 炫彩建阳
更多>>福建要闻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Copyright 2018 JIANYANG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建阳区人民路28号  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办公电话:0599-5836807   E-mail:linktouch@163.com   闽ICP备16009068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20150202】
建阳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9-5836807   举报邮箱:linktouch@163.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主办: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建阳区政府   主管:中共南平市建阳区委宣传部   承办:南平市建阳区融媒体中心

建阳区委网信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599-5836807

闽公网安备 35078402010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