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位举人
2015-09-01 09:25:39??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施柳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建阳明代科举虽不如宋代,仍有72人在乡试中举,成为举人。 明代乡试三年举行一次,要考中举人不是件容易的事??际允狈秩〗?,考试所用文体,规定一律要用"八股文"专从四书五经出题,答案不能按自己的见解,只能根据指定的注疏为准,"四书"依旧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 明代举人地位很高,有资格直接挑选去做官。如暂时未谋到官职者,也因中举一下子成为乡里的显赫人物,连知县也对其刮目相看。成为举人后,还有资格在家门首或街道巷口建文魁坊,光耀门庭。"一举天下知",这种吸引力太大了,因此有人从孩儿时读书,少年赴考,一直到两鬓斑白,仍然去赶考。 "书中自有万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封建时代的说法,也是那时的现实。你若想当官,非得经过科举考试不可,"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明史》卷7) 本邑72名举人,绝大部分为书香门第和官宦后代。朱子后裔考中举人有5人。影响较大的举人还有三衢里丁慈(字元凯),正统六年(1441)中举,景泰五年(1454)登进士第。北洛里江龙(字世霖),嘉靖三十四年(1555)举人。明隆庆元年(1567)举人江腾鲸(字于潜)。刘童,字良能,崇泰里人,永乐十五年(1417)中举,翌年复中进士,授湖广宁远县知县?;褂幸晃还僭瞬患玫木偃?,名叫袁文绍,万历庚子(1600)中举。初仕途顺利,由长乐教谕升国子监学正、户部郎中等职,结果因得罪权贵,挂冠归里,在建阳林居二十年,以诗酒自娱,并设家塾教本家弟子。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