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名瓷建盏工艺中断数百年重放光彩
2015-05-11 16:25:51??来源:建阳新闻网 责任编辑:施柳清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编者按:近年来,我区着力打造建盏文化名片,取得显着成效。4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综合新闻第七版刊载了新华社记者孟昭丽采写的《宋名瓷建盏工艺中断数百年重放光彩》一文,本报予以转载。 新华社福州4月27日电(记者孟昭丽) 詹桂溪7年前做出了一个让全家人当时难以理解的决定:自家物流生意越做越大,他却要转向一个“前途未卜”的领域——重新研制建盏。 詹桂溪的家乡是福建建阳,这里出产的黑瓷建盏为我国宋朝皇室御用茶具,宋代八大名瓷之一。两宋时期,“斗茶”风靡朝野,使得建盏名重一时,曾大量出口海外。 世事沧桑,宋末元初后,建盏制作工艺湮没无闻。 詹桂溪说,儿时就听父辈讲“斗茶”的故事,讲黑瓷的奇妙,曾为这一手艺失传感到痛心。 1981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原福建省轻工研究所和原建阳市瓷厂等机构的专家在经数年研究试验后,成功烧制出仿古建盏,失传数百年的建盏工艺得以恢复??吹郊蚁绲墓爬瞎ひ栈指?,2008年,詹桂溪便一头扎进去研究建盏最具代表的产品之一兔毫盏的制作工艺。 在詹桂溪的建盏作坊,工人们为盏坯上釉。建盏的烧制要经过一系列工序,包括洗浆、沥浆、炼泥、手拉坯、晾坯、修坯、上釉、晾釉、烧窑、出窑。上釉是其中一道重要的环节。 “上釉全凭个人的经验,尽管自己做了3年多,但一天上釉的近百个盏里,还会有一两个次品?!闭补鹣拮友钣ジ嫠呒钦撸挥斜镜卦喜拍茏龀鼍雷髌?,不仅盏坯的原料来自当地泥土,釉料也是由本地的釉泥经过调配而成。 2011年,“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魅力主要在于窑变产生的釉面斑,名贵品种有兔毫、鹧鸪斑、曜变等,其中以兔毫最为知名,这种盏器在漆黑发亮的釉面上,并排的闪现着金色光泽的丝状条纹,形如兔子身上的毫毛。 “其他瓷器的纹样花式可能来自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而建盏虽然也需借巧匠的巧技,但它的花纹由陶制过程中形成。”来自陶瓷工艺世家的叶礼忠说,黑釉经过炉火的高温烧制,自然形成了变化万千、绚丽多彩的作品。 作为建盏制作技艺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叶礼忠的建盏作品不愁销路,“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不等,都是客户来家里订购,不用出门找市场?!?/p> “建盏曾经是当地机关单位赠送礼品的首选,不少建盏企业因此获益?!苯ㄑ羟臀笔榧浅氯菟担缃?,企业要打开市场,必须在开发新产品和创新营销思路上花费更多心思。 “我们还用相同工艺开发出碗碟、香炉、赏件等产品?!闭补鹣嫠呒钦撸安恍枰酵獾乜?,客户会慕名前来买,一天可以卖出500件左右?!?/p> 创新让詹桂溪受益不少,但他依然梦想:用宋代古法烧制建盏。为此,他收集了一筐又一筐的建盏土坯。 “现在建盏生产厂家大多用电窑、气窑等烧制,比较容易控制温度,成品率大大提高,但真正的珍品还是用古法烧制?!闭补鹣担拔壹苹ㄒ桓鋈畛さ牧?,长达136米,全部用宋代工艺流程来烧制建盏?!薄?新华社专稿) |
相关阅读: